“探寻历史脉络,厚植爱国情怀”——交通学院暑期“三下乡”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人: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5-07-24   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循着总书记的足迹,切实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感悟吉林大地的蓬勃生机。

2025年7月14日,交通学院组织开展2025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以参观吉林省博物馆为核心,在交通学院团委书记郭梓睿老师的带领下,让交通学子们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围绕“破晓——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展开专题学习。展厅内的场景复原,将大家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在这里,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深深震撼着每个人。他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浴血奋战,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直至牺牲,用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除此,赵尚志将军的故事与八女投江的壮举同样让人动容,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们通过互动讲解、史料研读,重温抗联将士的艰苦斗争历程。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周保中在艰苦的环境中,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多次粉碎敌人的“围剿”,他身经百战,伤痕累累,却始终坚守着抗日救国的信念。从积贫积弱到如今的繁荣昌盛,国家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革命精神的传承与激励,同学们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发展的来之不易。

 

随后,同学们以“白山松水的记忆” 展为起点,系统了解吉林地区从远古到近代的文明发展,重点观摩辽金时期陶器、满族服饰、皮影戏等非遗技艺,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历史成就。同学们深入了解满族服饰、皮影戏等非遗技艺,亲手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感受 “非遗” 背后的文化密码。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场精神洗礼。交通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吉林省博物院的合作,推出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研学活动,为青年学子搭建“知行合一”的成长平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化是最深的根脉。交通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引导青年学子铭记抗战英雄事迹,在传承中创新,在奋斗中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