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在投身家乡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土木工程学院秉承“自主申请、自愿报名、因需设岗、属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原则,引领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洪锦宇,土木2306班宣传委员,共青团员,于2025年7月11日起,在家乡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洪家街道办事处进行社会实践,主要工作内容:学习新闻舆情分析与基层约稿。实践感悟:看似平凡的文书工作,却让我深刻触摸到家乡治理的脉络。每日穿梭于新闻、社群的庞杂信息流,我学习如何敏锐捕捉关键信号。一次,社区群内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激烈讨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快速提炼出居民对“噪音”和“透明度”的核心诉求,形成简报上报。当这份报告促成居民与施工方的沟通会时,我切身体会到:精准的舆情分析,是纾解民忧的“前哨站”。向社区和部门约稿,远非简单索要材料。初尝失败后,我领悟到关键在于“共同挖掘”。与一位社区书记深入沟通,我们聚焦一位老党员风雨无阻服务邻里的故事,最终成稿反响热烈。这让我明白:文字的力量源于对真实的俯身,有效的沟通是搭建政策与民心桥梁的基石。短短数周,在信息的洪流与文字的反复打磨中,我锤炼了信息敏感度与沟通能力,更真切读懂了家乡基层运转的逻辑与温度。这段经历,是扎根泥土的宝贵成长。

李勇泰,土木2303班班长,共青团员,于2025年7月14日起,在家乡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黄榆乡人民政府水利所进行社会实践,主要工作内容:下乡开展清淤工作,负责黄榆乡2025年河流巡查台账。实践感悟:初到水利所岗位我便被文件等问题困扰,但我虚心请教,决定从河道清淤开始入手,在哥哥们的带领下一起下乡开展清淤工作,我还负责黄榆乡2025年河流巡查台账,下雨时,我需要重点筛查河流是否堵塞,存在严重阻碍河流行洪情况,桥涵是否存在隐患,裂缝沉降现象,还要注意水位上升是否影响到下游群众,在水利所工作的期间让我看到了,有一群人们不论泥泞,不论艰难险阻也要冲到一线,不管工作量大小却勤勤恳恳认真完成工作,让我知道有这种岗位在默默守护人民安全,这次水利所工作经历让我成长很多,怀揣着这种信念,我会不断投入到返家乡事业当中,作对社区有帮助的人。
